作者:楊倩蓉 出處:2007年3月號30雜誌
1998年,美國社會學家Paul H। Ray與Sherry Anderson經過長達十五年的社會研究,發表他們對新生活趨勢的看法,認為社會上有一群人在生活與消費的同時,也會考慮家人健康與環境責任,正式定義了樂活(LOHAS)族群。 台灣人,你真的樂活了嗎?
樂活族其實就是結合了20世紀末以來逐漸累積的新生活運動,例如慢食運動、有機生活與環保概念的提倡,重新詮釋傳統消費與成功的定義,且受到愈來愈多人的歡迎。如今在美國每四人就有一人是屬於樂活族,在歐洲則是每三人有一人;1980年代以後,日本無論是政府或是企業也開始注重這股趨勢,著名的音樂家阪本龍一便成立非營利銀行,把樂活的概念進一步推廣,協助企業進行再生能源的企畫案。
2005年,樂活趨勢開始在台灣媒體報導曝光。
2006年初,國內便利商店龍頭統一超商宣示「新生活運動」,推出一系列樂活商品並打造新的企業樂活形象;一股樂活風潮快速在台灣蔓延開來,如今大街小巷幾乎都可以看到各式打著樂活口號的商品,從健康食品、健康旅遊、到強調環保材質的生活雜貨,令人眼花撩亂。雖然也有少數企業與個人開始對樂活有新的覺醒,重新打造自己的生活形態,但是,台灣人真的樂活了嗎?
Sunday, March 18,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