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杭大運河受到嚴重污染(新華社圖片) 中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劉楓說,京杭大運河正面臨著消亡威脅。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道,與萬里長城齊名的中國另一項人工奇跡京杭大運河在山東省濟寧以北,大運河基本斷流,河床污染嚴重﹔在濟寧以南,大運河運輸繁忙,但"破壞性建設"同樣嚴重。 劉楓說:"如果對這些問題不加以高度重視,這條'歷史之河、文化之河'的整體風貌還將繼續遭受毀壞,直至消亡。" 據報,大運河區域的風貌隨著沿岸城市的發展也在被不斷更改,運河沿岸原有的地方戲曲、民俗風情等地方文化也正在不斷萎縮。 大運河的生存狀態不容樂觀,作為一處歷史文化遺產,其真實性、完整性已經部分消失,運河兩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在逐步消亡。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運河,始鑿于公元前5世紀的春秋時期,后經兩次擴展,南北綿延1794公里,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共8個省份、18個大中型城市。 丰富的文化遺產如珍珠般散落大運河兩岸,10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交相輝映。 2006年5月,京杭大運河作為一個整體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中國有關方面正在醞釀將這條2500年歷史的運河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中國所有境內"申遺"項目中地域最廣、體量最大的一個。 然而,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之間的矛盾并未消除,很多地方日益嚴重。 2006年,5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吁啟動對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同年5月,200多名政協委員、地方官員和專家學者,全線考察了京杭大運河。
Saturday, March 24, 2007
BBC:京杭大運河正面臨消亡威脅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