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小白兔都在看什麼
只是想,也或許,有人看得到
Thursday, March 20, 2008
【2008/02/25 聯合晚報】琉園 挑戰國際一線品牌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今年是琉園的品牌元年,今年起琉園tittot品牌正式進軍國際市場,目標是角逐全球玻璃藝術一流僅4-5個國際精品品牌。」琉園執行長王永山說,如果說過去10餘年琉園是業務為導向的品牌策略,那麼,自今年開始,將是琉園以行銷為策略導向的品牌元年,準備向全球水晶玻璃工藝一線品牌挑戰。
琉園的文化創意品牌策略分為兩個階段,王永山說,第一個階段是以業務為導向通路體系,這在過去10餘年,在大中華區品牌定位、形象、管理、通路摸索完成,建立約50-60個點之後,今年進入第二階段以行銷觀點的通路策略,爭取國際認同,要向歐、美發展,躍升為國際品牌,預估到2011年要在全球設200家據點,成為國際品牌。「我們對自己的創作與製造很有信心,可以與國際一線品牌相比,甚至比歐美的一線品牌更好。」但作品、創意本身不是問題,王永山強調,能不能成為國際一流品牌的最大難度關鍵在於「如何建立以行銷思維的管理體系。」
王永山說,水晶玻璃藝術精品世界,幾乎是歐洲人的天下。精品市場每一個地區消費者習慣都不同,更是標準的B2C而非B2B市場。王永山說:「我發現某一國際一流的品牌大廠,客人從訂貨到拿到手中只需要3天。但奇怪的是,這家公司與我們公司的作法類似,講究手工,單單純手工製造就需要至少兩個月,這家公司怎麼能在3天內做到?就算是生產線上所有的產品都中斷讓路,都做不出來。我們想了很久都想不出來。」
後來,我們知道他們如何play,王永山說,「他們是在全球建立訊息網,只要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賣掉一件,他們就會立即補一件,不需要銷售預測」,運用生產管理Just in time及時生產後勤管理作業體系,但,因琉璃產品一做就是2-3個月,能夠做到「賣一件、補一件」,存貨管理系統成為關鍵,而不是銷售預測的思維。
怎麼說呢?王永山進一步解釋,一般而言,以製造為導向的庫存管理原則觀念是:庫存越少越好,流動性越高越好,將資金成本壓低,透過靈活的調度支應,創造現金流量,這在製造業的生產管理學中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經營精品市場,卻必需逆勢而行。因為琉璃精品是手工,單件產品製造時間長達2-3個月,必需維持適當的庫存,而且庫存與開點的店數有一定關係,點開得多,庫存要跟著增加。但是,要保持適當水準的存貨,又要壓低資金成本,兩相衝突,如何處理?王永山體悟出,「那表示產品售價一定要高,而高售價就必需提高產品本身的附加價值」。王永山說,琉園經過這10幾年的摸索,要與這些一流大廠競爭,就要了解他們的管理模式,現在大約學到了8成。因此,決定走向以行銷為導向的管理體系,針對產品特質,建構對的形象、對的服務、對的通路等整體性搭配,才有機會打入國際市場,成為全球一流的品牌。
對的通路與點
近日琉園台北101、上海形象店相繼開幕,配合行銷導向,花重金重新塑造品牌形象與定位。有了對形象,更要有對的通路,王永山認為對與不對的通路,影響很大,王永山舉例,琉園在大陸上海徐匯區東方商廈設點後,銷售額是原來不到100公尺內舊點銷售額的7倍,為何差這麼多?因為,徐匯區東方商廈點是上海貴重精品、禮品集中地,而原來並不是,因此「只差100公尺,但銷售額就差7倍」。未來通路策略,大中華地區以直營店為主,而歐美以專賣精品店為主。
王永山有信心在對的通路與點,將過去10餘年大中華區建立的50-60個點,在未來4年內年擴展4倍至200個點,在對與正確的點,以及服務、形象搭配,琉園已準備好用行銷方式,讓tittot進軍全球,準備在4年後挑戰國際玻璃藝術的頂級品牌。
品牌魅力:讓東方的DNA奔騰西方
琉園執行長王永山說,琉園品牌夢想是「打開中國人玻璃世界」,做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質的玻璃水晶精品,以tittot品牌向世界發聲,以純真追求創意,落實在生活文化中。
琉園等於王俠軍!王俠軍是玻璃水晶創作者,更是台灣兩大玻璃水晶始祖,從琉璃工房到琉園,現任琉園董事長兼創意總監,琉園確實是因王俠軍專注投入玻璃藝術的創作而成立。琉園不是先有公司才有產品,而是在公司還沒有成立時,就有了作品;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作品在公司成立之前,已獲得世界知名博物館的典藏,等於作品藝術價值先獲得肯定,這在文化創意產業是絕無僅有的特例。
琉園在1994年成立,王俠軍作品《登高》、《金玉滿堂》、《日正當中》已先在1993年獲北京故宮典藏,是其收藏近代工藝作品的第一人;《四季》也是英國第二大博物館Victoria& Albert Museum of Art and Crafts館藏中國風格玻璃作品的第一件。1996年並應邀為阪神大地震設計製作精神象徵物《浴火鳳凰》,並永久陳列於震央地淡路島洲本市Museum Park Alfabia美術館前市民廣場,之後連續獲日本、中國、美國、墨西哥等全世界各地博物館、美術館典藏。
琉園自2001年以「tittot」品牌進軍國際,多次代表台灣,應邀至全球各地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展出,2002年,於全球最大「法蘭克福精品展」中,更獲選進駐「永久樓層」陳列展覽,這是兩岸三地第一個躋身世界知名水晶玻璃品牌之林的華人品牌。但水晶玻璃一向是西方強項,全球一流的品牌全都在歐洲,tittot與百年名牌法國Baccarat、Lalique、Daum、或是奧地利Swarovski、英國Waterford站在一起時,如何脫穎而出?
琉園執行長王永山說:「tittot特有的東方語彙、中華文化,加上現代感、玻璃的繽紛色彩,以及清澈獨特的色澤與光亮,是別人燒不出來的。」
琉園品牌策略副理邱建文解釋,tittot在2004年獲日本上野森美術館展出的《風光》,是取自中國太湖石、盆栽為發想點,就充滿東方語彙;而《器魄》以中國的吉祥物圖騰如龍等獸為造型,展現氣度的同時都有留白的意涵;或是大件佛像作品,都蘊藏中華文化特有的思想與內涵,一看就知道來自東方作品。
2003年,琉園正式在台掛牌上櫃,成為國內首家上櫃的文化創意產業,打破藝術都是賠錢貨刻版印象,琉園上櫃後,每年都繳出好成績。從營收、獲利來看,琉園從1994年營收1700萬元擴至今年的3.83億元;獲利亦由當年僅218萬元,激增至去年的7200萬元,分別成長21倍、32倍。從經營的規模來看,琉園資本額由1994年的2300萬擴充至4.2億元,擴大17倍,而員工人數也由10人發展至數百人的規模。現在琉園每股股價維持約50餘元,琉園的市場價值就超過了21億元,這還不包括琉園tittot的品牌價值。
如何管理文化創意產業,讓品牌可永續經營?
為了管理與藝術創作兼顧,琉園將創作至生產流程時間拉長,留給創作者有更長的時間準備,以琉園每一年約推出5-8個新系列作品為例,王永山說,今年要推出的作品主題早在去年之前就決定好了,有的作品甚至要在3-5年前即訂下主題,再經過長時間的琢磨。琉園另一產品特色是幾乎都採限量製造、純手工品質要求,因此,普通一件作品完成,約花2-3個月,而特殊作品限量更只有3-6件,要花一年或數年才能完成,配合台灣設計、大陸製造、全球行銷的模式,才能做出「叫好又叫座」的產品,使琉園營運每年穩健成長,但是下一步進軍國際,要成為全球一流4-5個國際水晶玻璃品牌。
去年11月,國內另一玻璃水晶大廠琉璃工房宣布與科技大廠奧圖碼合併,價值高達10億元,震撼藝術界與科技界;市值高達21億元的琉園,全球第一家形象店選在台北101同時悄悄展開,今年元月更在上海開設中國第一家形象店,王永山說,「琉園堅定走自有品牌路,琉園不會走購併之路。」他強調,琉園不完全是Business,更是追求藝術的園地,「琉園」就是創造琉璃的花園,讓愛好者可以在此花園中實現玻璃工藝夢想,帶著熱情向前走,以色彩繽紛琉璃作品結合生活品味,落實生活、文化創意與工藝精緻呈現,從東方到西方,是琉園tittot品牌之路堅持動力。
王永山 弟弟王俠軍最大靠山
初見執行長,溫和而親切,用字遣詞感性具哲理,強烈文人特質的抽象語彙。王永山唸的是臺大經濟系、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MBA高材生,多年從事管理工作,但言談不像商學出身,談數字,說績效,反而想傳達的是創作與藝術內在的意涵與理想,彷彿在骨子裡藝術DNA不斷的滾動。
就如同,進入琉園台北101的形象店,除了色彩繽紛的琉璃作品,電視牆上透出不斷燃燒的火焰,王永山說,這代表著創作需要不斷熱情燃燒,更代表著非生即死的決心與意念,代表琉園想傳達的夢想與決心。
王永山是王俠軍的兄長,與生俱來藝術DNA,王俠軍推動藝術創作之路終不悔,而王永山以金融管理見長,結合內在藝術血脈,當感性碰到理性,完成今日王家兄弟中國玻璃水晶藝術夢想與成就。
王永山、王俠軍兄弟出生在印尼,是印尼華僑,王永山於民國49年離開印尼來到台灣,當時11歲。王家對中華文化十分熱愛,父母嚴格督促他們博覽歷史典籍,更請來私塾先生教中文,每天跟著私塾老師吟詩誦詞,使得王家兄弟從小就注入中華文化與藝術特質,王家的藝術細胞不僅來自先天的DNA,也加上後天的培養。
王永山唸建中時,是圍棋高手,並曾經贏得全國國畫第一名,寫得一手好字,而在北投成立的「琉園水晶博物館」門館上的題材,就是出自王永山獨特的書法風格。因為小時候吟詩作詞的根基深,與同事對談,王永山不時引經據典,信手捻來名詩佳句,而自己熱愛藝術,並長期贊助捷克玻璃學校與博物館,還在琉園內設立「文化講座」。
王俠軍曾與張毅、楊惠姍合資的琉璃工房,但因財務問題而離開,但王俠軍熱愛玻璃藝術,不甘心被財務打敗,這時,學經濟、有財金背景與管理經驗的哥哥王永山,成為王俠軍最大的依靠。
1994年,琉園成立,王永山當時說:「我跟俠軍說,我用一年的時間幫他把工作室的架構搭好,讓他用藝術家的身份玩十年。」顯見,王永山對自己的財務與管理經驗充滿信心。
王永山說,當藝術變成商品之後,就要管理,用理性來管理藝術的感性,達到打造中國人的玻璃世界願景。
品牌思維:讓客戶得到尊貴與滿意
琉園tittot產品以限量、純手工製造,精品藝術價值被肯定,但如何突破數量、收藏價值與生活普及化,達到發展商品文化產業?
琉園執行長王永山說,精品品牌的經營思維是「讓客戶得到的尊貴與滿意」,不只是降低成本、提高品質、準時交貨而已,王永山強調,所謂尊貴滿意,最重要的是原創,這世界上只有我有,保證別人不會有,客人買了之後,不必擔心會與別人「撞衫」,對於這件商品的創意與內涵,只有客人最了解,為了維持這樣的原創性獨特性,其產品的附加價值就更高了。其次如工藝、手工的完美,在行銷上高水平的形象、通路、服務都是令客戶尊貴滿意要件。
王永山說,歐洲品牌水晶玻璃大廠,當年度限量只有2%,98%是沒有限量的,因為如果都是限量,那麼產品一定很貴,他們會特別強調那2%的限量,但沒有限量不是粗製濫造的,王永山強調,要使98%不限量普遍受到歡迎,後面支持的就是品牌投入,例如建立清楚的形象、完整的客戶服務、完整的通路服務,令客人到任何一家店都能享受到相同水平的尊貴感,使得消費者得到一流精品品牌所獨有的感覺,讓98%的不限量產品提升到如2%的限量一樣的精品品牌附加價值,中間是不矛盾的,而且這才是精品的經營重要思維。
由於tittot一開始的藝術創作價值就被肯定,過去幾乎都是100%限量,比歐洲2%的限量高出許多。大件特殊作品維持100%限量約3-6件;而另一種限量,如限量800個,賣完就不賣了,又如Y2K商品限量2000個,一般限量約300-800件;還有一些量身訂作的產品,未來擴大至中國之後,不限量商品就會增加。王永山說,考慮到創作珍貴及東方人對稀有性的感受,琉園希望未來維持30%-50%限量,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水準,品牌投入的支撐必須到位才行。
不論是限量與量產,關鍵是產品本身要有特色,王永山說,「取名為tittot就是源自「剔透」的色澤與光亮」,加上原創上傾注特有東方語彙文化特性、以及色彩繽紛,讓西方人一眼就看出作品來自東方tittot;在工藝技術上,選擇最難的精細工藝脫蠟鑄造為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2008
(27)
►
November
(6)
►
October
(10)
▼
March
(11)
【聯合報】 我說台灣好 沒人信
[蘋果日報]調查員 個性積極主動月薪7萬
[蘋果日報]尼泊爾 加德滿都
[蘋果日報]奧地利凱茲堡 逛小鎮樂享滑雪
[蘋果日報]屏東瑪家鄉 文化園區探原鄉風情
【蘋果日報】瑞典基魯納 住冰飯店 體驗極地生活
【經濟日報】 保養愛包 你做對了嗎?
【2008/02/25 聯合晚報】琉園 挑戰國際一線品牌
【2008/03/17 聯合報】希望地圖》看見郝明義 看見燦爛星圖
【2008/03/17 聯合報】老歌唱出舊金山
【2008/03/05 聯合報】台灣手工蔭油 紅遍全世界
►
2007
(77)
►
September
(12)
►
August
(4)
►
June
(2)
►
May
(18)
►
March
(41)
►
2006
(1)
►
September
(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