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4, 2007

經濟日報:亞洲食品業 毒影幢幢

 
 

【編譯陳家齊/法新社十三日香港電】

亞洲各國正和氾濫食品業的有毒化學添加劑搏鬥,學者認為這已嚴重危害公眾健康;各國對大陸食品尤有戒心。

孟加拉官員拉伍道拉最近突襲檢查當地一處魚市,發現市場販賣的176公噸魚貨,全數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甲醛。

甲醛可能是最常在食品中發現的化學物質,商家用甲醛讓食品防腐增色。硼砂、苯甲酸、工業用染料、化肥、農藥、抗生素、劣質油品與過量的二氧化硫,也常在亞洲的食品中驗出。

專家逐漸認為,這些化學物質是亞洲許多疾病的元兇,包括癌症盛行率上升、肝腎疾病、孩童智能與發育遲緩,嚴重時甚至致死。越南癌症協會醫生阮保東(音譯)認為,越南每年15萬個癌症病例,有三分之一要歸咎於有毒的食物。

中國大陸是違反食品安全最惡名昭彰的國家之一。兩家大陸公司本月被發現,他們賣往美國的麥麩含有致命的化學物質,採用這些麥麩製成的貓狗食品引發大規模中毒,數千隻貓狗因而喪命。

大陸長久以來都習慣在食品添加有毒物質,官方無能控管龐大的食品市場,人民習於忽略有害物質的影響,加上廠商搶佔急速成長的食品市場,使群眾健康面臨威脅。

農民使用危險農藥、肥料以增產的報導,在大陸已司空見慣,牲畜常被施打可疑的藥物或抗生素。

在最近一個例子中,大陸沿海出產的比目魚被驗出致癌殘留物,因此被全面禁止銷售。美國許多州也在大陸鯰魚中驗出有毒的抗生素,並下令禁止進口。

有時添加毒物僅是為了讓食物好看。大陸商人去年被查獲使用「蘇丹紅」為鴨蛋黃以及辣椒油增色;蘇丹紅是一種工業染料,通常用來為鞋子、油漆上色,有致癌危險。

最恐怖的案例發生在2004年,當時有13名幼兒因為飲用假奶粉沖泡的牛奶而喪生,另有近200人因此營養不良。

越南開始警覺到大陸有毒商品造成的危害。今年3月,越南政府全面查禁、沒收大陸製的口紅、化妝品以及任何遭到添加蘇丹紅的食物。

甲醛在印尼也遭到濫用。印尼政府調查發現,雅加達市場銷售的食品,有六成含有高量的甲醛。

2007/05/14 經濟日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