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
skip to sidebar
小白兔都在看什麼
只是想,也或許,有人看得到
Thursday, October 02, 2008
《破報》ㄧ滴棕欖油就是一滴普南族人的血─悼普南族人三十年抗爭
文/陳韋綸
近來馬來西亞執政黨巫統升旗山區會主席伊斯邁於選舉之前發表「華人寄居論」,引起一陣譁然,而稍早政府又以「煽動族群議題」為由啟動「內安法」逮捕三名反對黨議員、部落客以及記者;當媒體將焦點放在印尼裔與華裔民眾對於政府在就業、教育以及住屋方面的歧視政策之不滿時,婆羅洲原住民部落之聲─普南族(Penan)─滅頂於這一連串的報導中。
普南族於此月初遴選出五位部落領導人,結果遭到政府否決;根據長期從事普南族生存抗爭的NGO團體說:「政府當局企圖以伐木公司代表取代當選的部落領導人。」早在八零年代第一個伐木公司進入婆羅洲東之後,普南族便開始在雨林入口設置路障進行抗爭,然而曾是鎂光燈下的雨林議題,二十年之後再也挑不起媒體的興趣。普南族仍在對抗,但是Long Sayan部落的領導人Ajang Kiew感嘆地說:「這是一場被遺忘的抗爭。」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抗議人士相繼失蹤
自八零年代起,沙勞越地方政府一方面給予伐木公司執照,一方面拒絕承認普南族對於土地的所有權。當普南族賴以維生的雨林因伐木行為面臨遽變時,他們開始與伐木公司、當地政府以及警察對抗。然而整個抗爭過程可說疑雲重重:八零年代便進入婆羅洲的瑞士籍雨林運動者Bruno Manser於兩年前失蹤,至今生死未卜;而長期領導巴朗地區普南族對抗伐木公司Samling的部落領導人Kelesau Naan於去年失蹤,其屍體在部落鄰近地方被發現。約莫九二年時,媒體不見任何關於普南族的報導,Ajang Kiew說:「政府開始宣傳普南族的生活正在逐漸改善。」此時Samling以及Rimbunan等伐木公司亦先後進入沙勞越:
根據蓋亞那當地媒體報導,Samling於該國的子公司日前的「一項刨木工廠的投資計畫誤導該國森林委員會而遭到調查。」
Rimbunan Hijau是綠色和平組織長期追蹤的目標,也是巴布新幾內亞最大的伐木公司;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該國約有70%的伐木行為都屬違法。
放把火燒了普南族人的房屋!
是棕欖油讓普南族對抗爭幾近絕望:根據統計,印尼與馬來西亞的熱帶雨林面積約為地表雨林的4%,卻出口80%以上的棕欖油;為了將雨林轉為可耕作的農地,「砍了、放把火燒了」(slash and burn)被認為是最迅速而有經濟效益的方法:砍伐後的木材可抵消雨林轉用農地約40%的開銷,而為了使土地有足夠的養分,焚地(釋放土地中的營養物)與施肥都是必要的過程。這是雨林傳統耕作方式,但是放火燒了160萬公頃的雨林地卻是另外一回事:在轉換的過程中,83%的雨林物種將會消逝於地表上,讓生物鏈更加脆弱,而肥料亦將滲入河流之中,污染飲用水來源。大公司在大肆砍伐之後,開始在原本的土地上種植棕欖,結果普南族人的飲用水源受到汙染,並且再也無法依賴狩獵維生;此外,雨林內非法使用童工時有所聞,儘管伐木公司辯稱棕欖種植將有助於部落發展,然而實情是其承諾的學校、醫療及其他生活建設跳票、普南族也沒有得到工作保障;如果有2個農民依靠棕欖賺取工資,將有44位普南族人失去賴以維生的雨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Followers
Blog Archive
▼
2008
(27)
►
November
(6)
▼
October
(10)
《engadget》太超過了!手機螢幕解析度 1024 x 480 是怎麼一回事?
【聯合報】藝術家的血統
【聯合報】清貧致福
【聯合報】華強領軍 主題公園進駐全球
【知識通訊評論】巴西庫瑞提巴的城市典範
《engadget》喇叭也有熊庹,五種角色任你選
《視覺中國》經濟危機:米蘭傢俱遭遇的新挑戰
【三聯生活周刊】一位摄影师与50张瘟疫的面孔
水晶中控台 VOLVO S60
《破報》ㄧ滴棕欖油就是一滴普南族人的血─悼普南族人三十年抗爭
►
March
(11)
►
2007
(77)
►
September
(12)
►
August
(4)
►
June
(2)
►
May
(18)
►
March
(41)
►
2006
(1)
►
September
(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